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蘋果觀點」標籤的文章

2026 AI 使用安全指南:3 大資安風險與 5 個防護技巧

圖片
想像一下,某天你的 AI 助理 突然用溫柔的語調說:「親愛的用户,根據分析,您昨天向同事抱怨老闆的對話內容,與您三年前在求職網站更新的履歷高度相關,需要我幫您規劃離職策略嗎?」

AI 讓大腦退化?如何保持人類的獨立思考能力

圖片
2030 年,一位倫敦的 Uber 司機看著車上的 GPS,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從帕丁頓車站到柯芬園的捷徑——這條他 20 歲時閉著眼睛都能開的路。導航關掉的瞬間,他就像個第一次進城的觀光客,徹底迷路了。

新手機何時買最便宜?避開首發陷阱的3個數據揭密

圖片
《愛瘋日報》報導,你一定以為新機上市要搶快?我親手拆過 137 支手機告訴你:科技業最黑暗的祕密就是「 早買早享受=早買當盤子 」!當年同事熬夜排某 Android 旗艦機首發,3 個月後官網直降 21% 的痛,現在教你用大數據反殺廠商套路。

《一如既往》提醒我們:保持謙卑,承認未知,才能理性決策

圖片
《愛瘋日報》表示,你可能不知道,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統計顯示,主動交易者每年平均比大盤少賺 6.5%——這不是技術問題,而是心理學家說的「 知識幻覺 」。

《一如既往》像悲觀主義者一樣儲蓄,像樂觀主義者一樣投資

圖片
你一定聽過「 別把雞蛋放同個籃子 」,但沒人告訴你:真正的高手,連放籃子的心態都要分裂。

《一如既往》提醒我們:不要預測未來,而是做好準備!

圖片
《愛瘋日報》整理,你知道 2008 年金融海嘯時,雷曼兄弟的風險模型師年薪高達 50 萬美元嗎?諷刺的是,就在他們「 精準預測 」市場穩定的隔週,158 年老牌投行宣告倒閉。

我們有自由意志嗎?還是選擇早已注定?(腦神經研究解密)

圖片
上週我在便利商店盯著 20 種飲料發呆時,突然想到 2017 年柏林神經科學研究所的驚人實驗。他們用 fMRI 掃描儀監測受試者大腦,發現「 按下按鈕 」的決定早在意識覺察前 7 秒,腦部活動就已出現可預測模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