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Phone Ultra 折疊機解析:為何蘋果會這樣命名?
▋為什麼蘋果要推出「iPhone Ultra」?
根據多方爆料,蘋果內部正在測試一款折疊螢幕 iPhone,而它有可能被命名為「iPhone Ultra」。但為什麼不叫「iPhone Fold」或「iPhone Flip」呢?下面這三個理由會讓你恍然大悟!
▋理由一:尺寸更大,「Max」不再是最大
一直以來,「Pro Max」是 iPhone 世界的頂點。但折疊螢幕 iPhone 展開後螢幕更大,連「Max」都得退位讓賢。蘋果需要一個能代表「超越極限」的新名稱,「Ultra」自然就成為完美選擇。
型號名稱 | 螢幕尺寸 | 特色定位 |
---|---|---|
iPhone 17 Pro Max | 6.9 吋 | 頂級旗艦 |
iPhone Ultra(傳聞) | 展開約 8 吋 | 折疊新世代 |
事實上,蘋果在命名上早已有類似模式。例如在 M 系列晶片裡,「M3 Ultra」的性能比「M3 Max」還強,這說明「Ultra」代表的不只是更大,而是更強、更高階。
▋理由二:全新硬體,全新體驗
蘋果向來不喜歡「跟風命名」。像是「Apple Vision Pro」,它不是「VR 頭顯」,而是「空間 計算機」;蘋果推出 AI 功能,也不用「Artificial Intelligence」,而叫「Apple Intelligence」。
因此,蘋果不太可能照抄三星或 Google 的「Fold」系列,而會創造出全新形象。用「iPhone Ultra」這個名稱,不但代表頂級與創新,也顯示這是蘋果開啟的新世代產品,而不是模仿別人的折疊手機。
▋理由三:高價策略,Ultra 名正言順
價格也可能是「Ultra」登場的關鍵。根據市場預測,折疊螢幕 iPhone 售價可能高達 2,000 美元(約新台幣 65,000 元以上),比目前最貴的 iPhone 17 Pro Max(1,199 美元)高出不少。
蘋果過去推出的 Apple Watch Ultra 就是例子:它比一般版貴近一倍,卻仍大受歡迎。因為「Ultra」給人的感覺就是「最頂級」、「最強」、「值得收藏」。用同樣策略命名 iPhone Ultra,不但合理,還能讓消費者心理上更容易接受高價。
▋蘋果折疊 iPhone 會長怎樣?
根據分析師預測,這款手機可能採用內摺式螢幕設計,展開時接近 iPad mini 大小。主打高強度玻璃、全新鉸鏈結構、以及支援 Apple Pencil 的智慧觸控功能。
此外,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Statista 數據,全球折疊手機出貨量在 2024 年成長超過 55%,達到約 2,000 萬台。若蘋果加入戰局,這數字可能再翻倍。
年份 | 全球折疊手機出貨量 | 年成長率 |
---|---|---|
2023 | 1,300 萬台 | +46% |
2024 | 2,000 萬台 | +55% |
若蘋果正式推出 iPhone Ultra,不僅會重新定義「折疊手機」,甚至可能改變整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未來走向。
《愛瘋日報》報導,蘋果一向擅長把「別人做過的東西」變得更有質感、更實用。從 iPod、iPhone、到 Vision Pro,幾乎每次都帶來產業革命。
若折疊螢幕 iPhone Ultra 成真,你會成為第一批體驗「折疊未來」的果粉嗎?
● 相關內容:iPhone Ultra、蘋果折疊手機、Apple 折疊螢幕、iPhone 18 傳聞、Apple Ultra 價格